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專訪童崇基—同仇敵愾 戳破三月亡華迷夢

筆者:楊繼宇記錄整理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怒潮澎湃的年代,曾在扭轉中國全面抗日轉折點的淞滬會戰中,歷經人生第一場戰役的童崇基上校,面對日本船堅砲利,他秉持不怕死、重紀律的軍人魂精神,在全面抗戰的號召下,戳破日本妄圖「三月亡華」的迷夢。 今年高齡九十二歲的童崇基,六十八年前參與了中國近代最慘烈的對外戰爭—「八年抗戰」。他說,從軍報國完全出於愛國豪情;當時他在上海眼見日本軍隊橫行,再加上福建發生叛變,遂激起拿槍桿子捍衛自己家園的決心,毅然前往南京就讀中央陸軍官校。 童崇基說,在民族存亡信念和全國民心全力支持抗日下,軍隊士氣相當高昂,每個人都認定雙方戰力懸殊,在戰場上「求生」不易;既求生不易,反轉而「求死」,就在以死求得國家生存的理念下,每次組「敢死隊」赴義,大家總是爭相自願前往,還得排隊才能被選為隊員;這也是日本久攻上海不下之因,使日本「三月亡華」狂語成為笑話,而此次戰役國軍以弱擊強,成功阻擋日軍,更獲得國際重視。 談及台兒莊大捷,童崇基說,台兒莊重創日軍,國軍還擄獲日軍七輛戰車,但當時因國軍對裝甲車認知有限,不像日軍已具「步戰協同」作戰能力,一時找不到人開戰車,也不知如何破壞以免遭敵再利用。最後是在他的指導下,以集束手榴彈炸毀戰甲履帶。 半生都奉獻國家的童崇基,身體仍舊十分硬朗。他說,這是早年從軍時受德式軍事教育的結果,在強調嚴格與紀律的訓練下,不僅身體健康,也練就做事嚴謹的態度。雖然抗戰勝利的光環逐漸褪去,但那段「地無分東西南北、人無分男女老幼」,全國軍民一心一意抗日的史實,卻深深值得後世緬懷。 (文:摘轉自青年日報∕圖:童崇基提供)(點閱次數:2667)